市委党校精心组织我们到江苏苏州干部学院学习实践,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精神内涵和实践探索,引导大家提升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对我们提高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不断增强专业化水平有很大帮助,启发很大、受益匪浅。特别是江苏苏州干部学院何兵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场非常生动的专题课程《用苏州“三大法宝”赋能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结合《弘扬苏州“三大法宝”,自强不息探路先行,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实境课堂学习,让此次苏州学习的同仁受益良多。苏州人“拼、闯、融”的“三大法宝”铸就了今天我们仰视的成就,也让苏州成为“苏大强”“十三太保”的最强者,从“三大法宝”的孕育发展历史脉络与助力发展的逻辑机理,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
我是来自公安战线的一名学员,这是第三次到苏州。第一次是1991年,那时高中毕业的我,来苏州看我当兵的同学,那时候感觉苏州的园林很优美;第二次是2005年,我们到昆山去执行任务,那时候感觉昆山发展已初具规模,外来人口很多,有点影视剧中改革开放时“时间就是金钱”的深圳,2024年再次来到苏州,苏州早已成为我们仰视的明星城市。
其实芜湖和苏州很多相似之处,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也都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城市,芜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几乎和苏州先后建立,地理位置都临江,然而时过境迁,当下的苏州已经成为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示范生。从教授们的授课中,我们了解到苏州改革发展的历程,我想这是他们坚持实事求是、抢抓机遇、敢打敢拼的结果,也是他们承前继后、继往开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念所致,更是有着像秦振华这样心系人民、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带领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优秀共产党人所致。随着苏州“三大法宝”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苏州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通过来苏州的学习,我想作为一名芜湖人,现在不是去羡慕他们的区位优势如何的优越,发展政策如何的开放灵活,因为这一切都是一代代勤劳敢为的苏州人自己蹚出来的路,作为芜湖人,我们的城市现在也正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奋力前进,大踏步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本着对芜湖城市发展未来负责的态度,沉下身子,立足岗位实际,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芜湖的明天添砖加瓦,再过二十年,希望我们的城市跟苏州一样,成为长三角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年轻的我也曾有机会成为苏州的建设者,那是1994年从上海退伍的时候,因为战友们清晨在站台一排向我敬礼道别,我哭得像一个泪人,同坐的吴县化工厂的负责人,问我愿不愿意到他们厂去工作,当时婉拒了。今天想想,也是感触良多,我们想苏州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也是这座城市的人民有情、有义、更有人情味的积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