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芜湖市委党校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员之窗

赴绍兴市委党校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4-10-16 17:27信息来源:市委党校 撰稿人:第66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邵翔 浏览量: 【字体:  

2024年9月26-29日,芜湖市委党校(芜湖行政学院)组织第66期县干班全体学员赴浙江省绍兴市开展异地教学。绍兴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和芜湖市有着相近的区位、人文和产业基础,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绍兴乃至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做法,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走出高质量发展示范路

绍兴是浙江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的自然禀赋并不出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山区众多,湖网密布,决定了它必须把有限的土地利用好。绍兴传统经济依靠纺织、印染、黄酒等,很多细分产业已经占据全国较大比重,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凸显的矛盾。在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绍兴和浙江众多城市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等手段,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各地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示范参考。

二、勇立改革潮头书写发展新篇

浙江的“八八战略”、“亩均论英雄”等许多经验都不是来自简单的复制,而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们在绍兴的E游小镇、绍芯谷、东盛慧谷等现场教学基地看到,绍兴市在数字芯片产业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将数字芯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关停落后产业实现土地更新,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自主转型,以政企联合开发、共同招商引资、入股基金合作等形式,引进培育一大批高新企业在绍兴实现共建共享发展,目前这些数字芯片产业园已经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成为绍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先试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如何推动共同富裕,绍兴也为我们提供了经验,通过实现“一县一策”和省市领导、强县区、企业、社会“1+1+1+1”的共同帮扶机制,破除区域、城乡、不同领域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党建、经济、管理、人文、交通、健康、数字化等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实现落后地区全方位的提升。例如,绍兴市新昌县通过小政府大企业模式,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聚集了18家上市企业,科创水平排名全省第四;诸暨市杜黄村深挖当地农产品深加工和珍珠养殖优势,通过引入直播带货这一新媒体打响地方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销售额,促进共同富裕。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期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一理念在浙江不断深化发展,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建设,到未来社区和乡村建设,实现了串珠成链,点线面结合,“美美与共”成为浙江城乡共同绿色发展的真实写照。我们在绍兴看到了城区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进行转型,通过“腾笼换鸟”方式转化为高质量先进智造基地,农村主打美丽乡村绿色发展,通过集约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

五、社会管理彰显中国特色

“枫桥经验”是绍兴社会治理的一张名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简单朴素的一句话表达了深刻内涵,使绍兴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绍兴诸暨市“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智慧治理视频让人印象深刻,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可以召集相关部门上门为群众调纠纷、解难事,切实做到矛盾纠纷不出网格就地化解。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能,就是要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切实提高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过这次异地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浙江省和绍兴市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就,这些都显示了浙江干部担当作为、群众勤劳智慧和企业家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我们要因地制宜,学以致用,为我市“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