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市泾县党校的学习中,宣纸制作技艺的千年匠心、皖南花鼓戏《高高的云岭》与新四军旧址的红色记忆交相辉映,让我深刻体悟到文化传承与精神赓续的时代使命。作为公安民警,这段浸润着历史温度的学习旅程,既是一次文化寻根,更是一堂涤荡灵魂的忠诚教育课。
一、宣纸:指尖流淌的匠人精神
走进宣纸作坊,捞纸、晒纸、砑光的工序里,每一张宣纸都承载着“片纸两年功”的坚守。老匠人双手在竹帘间起落,纸浆如云雾凝结,恰似公安工作中“千锤百炼方得真章”的执着。宣纸以青檀树皮为骨、沙田稻草为肉,历经捶打蒸煮而坚韧如初,让我联想到公安队伍在执法一线磨砺出的过硬本领——唯有经得住考验,方能担得起使命。
二、新四军旧址:烽火淬炼的信仰之光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的斑驳墙垣间,泛黄的作战地图、磨损的枪支与战士家书,无声诉说着“铁军精神”的内核。叶挺将军“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誓言和新四军“宁做沙场鬼不做亡国奴”的豪迈誓言犹在耳畔,让我震撼于革命先辈“为信仰赴汤蹈火”的赤诚。这让我反思:和平年代的公安工作虽无枪林弹雨,但守护平安、打击犯罪的战场上,同样需要以坚定信念筑起铜墙铁壁。
三、传承与践行:在新时代扛起责任
宣纸匠人用双手守护文明火种,新四军战士以生命捍卫信仰高地,而我们公安民警的使命,正是“传承中创新,守护中奋进”。从宣纸制作的“慢工出细活”,我领悟到执法办案需严谨细致;从新四军的“铁军纪律”,我汲取到纪律部队的精神力量。面对新形势下的风险挑战,我们更应将“工匠精神”融入执法规范,以“铁军担当”筑牢安全防线。
墨香与硝烟交织的泾县之行,让我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肌理,更点燃了内心的忠诚之火。作为新时代公安民警,我将以宣纸般“柔韧坚韧”的品格应对复杂局面,以新四军“听党指挥”的信念锻造铁军之魂,在维护平安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